【聽見·看見】全國人大代表閔衛東:推進工業元宇宙賦能智能制造全面升級
央廣網南昌3月3日消息(記者劉培俊)“很多人關心人類是否會被人工智能所替代,我想這完全不用擔心,人工智能暫時還無法擁有類似于人類大腦的創造性。”近日,談及近期以DeepSeek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全國人大代表、南昌大學元宇宙研究院院長閔衛東說,人類許多創造性活動是人工智能所無法完成的,人文關懷也仍是人類不可替代的價值。比如,機器人品不了紅酒,也讀不懂鄉愁。
在全國兩會上,閔衛東連續多年關注人工智能領域,2023年和2024年所提的關于構建安全可信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等方面的建議均得到相關部委的回復與落實。
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加速滲透至各行業,在醫療、交通、金融等領域的應用日趨廣泛。“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在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也對監管體系形成了新的挑戰。所以,去年我關注的是‘人工智能現有治理框架和管控措施并不完善’的問題。”閔衛東舉例說,居民信息泄露如何約束,數據歧視造成的決策偏見如何防范,無人機和自動駕駛汽車等人工智能系統發生事故后如何確定主體責任等。

全國人大代表閔衛東(央廣網發肖江峰制)
“此外,數據‘喂養’越多,人工智能平臺越‘聰明’,而用戶遷移平臺的成本高,一旦大型企業占領市場,便有形成壟斷的潛在風險。”閔衛東團隊成員劉夢雪博士說,目前團隊成員還積極開展科普,呼吁各方參與合作,共同促進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持續發展。
因此,閔衛東呼吁,構建安全可信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相關部門既要緊跟技術步伐,更新監管政策,也要引領行業標準的制定。
為此,閔衛東提出建議,相關部門需要制定法律和倫理規范,明確人工智能及其算法在使用和應用方面的限制和義務,保障公眾的安全和利益;加強國際合作和標準化建設,形成一套共識性、全球性倫理準則和治理框架,推動建立“以人為本”“智能向善”的人工智能發展生態。
“工信部還專程到江西來,對我所研究的工業元宇宙進行了調研。”閔衛東解釋稱,工業元宇宙是智能制造與元宇宙融合的一個發展方向,不僅僅是傳統數字孿生,而是形成一個人、虛擬空間與現實空間的虛實映射、交互、融合的工業全要素鏈、全產業鏈、全價值鏈,人在其中是最有創造力的角色。
采訪現場,閔衛東演示了如何在虛擬場景里接近真實地抓取物品,這正是閔衛東有關“工業元宇宙”研究的技術之一。
最讓閔衛東高興的是“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發展和管理機制”“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監管制度”等內容寫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報告。“這是我們國家許多院士、學者,還有企業家、政府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
“今年的全國兩會,我將繼續關注人工智能科技創新以及工業元宇宙的落地等問題。”閔衛東說,建議包括人工智能應如何創新發展,相關產業、職業教育和人才培養等方面應該有哪些舉措來適應這個新挑戰等內容。
“另外一個代表建議,主要圍繞我國智能制造和元宇宙的重要性及其發展趨勢展開。”閔衛東建議對這兩方面的技術進行融合,然后推進工業元宇宙賦能智能制造全面升級。
